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临高启明 > 第一百九十节 地方财政

第一百九十节 地方财政(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三国之无上至尊 库洛牌的魔法使 五代梦 三国之无赖兵王 农门小娇妻 覆汉 绝世剑神 极品驭灵师 修仙就是这样子的 至尊龙帝陆鸣

这套制度从去年年底开始正式执行到现在已经一年多了海南岛上的每个县大致都按照该制度建立了财政体系。运转的还算正常。但是对陈策来说他在环绕海南岛的财政公务旅行中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反弹――各个县的县办主任们尤其是过去农业水平比较高经济条件相对好的各个县:琼山、澄迈、文昌、定安这些县份的县办主任对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颇为不满强烈的希望进行改革。

陈策多少明白他们的心思。做了县办主任就是百里侯。大多数人都是有一定的事业心的即使统治的是个贫穷的小县城只有几万人口也想做出点名堂来。经营模拟类游戏永远红火正说明了大多数人的心态。更何况海南岛的各个县都是富有资源的可以开发建设的项目是在太多了。陈策去过昌化堡――这个只有十几个人驻守的小小堡垒尽管周围是贫瘠的海滩沙地没什么谈得上的资源但是在春季觉醒战役前仅仅在海滩沙地饲养山羊就获得了很大的成功――1630的秋天昌化堡就向临高提供了三百只羊。

要投资要建设仅仅靠企划院的直接投资是不行的――企划院要投资的项目太多了以临高政权有限的人力物力来说光搞“中央企业”就顾不过来更不用说来搞地方工业了。而且过于紧张的人力缺口也使得企划院对地方工业不怎么感兴趣。

陈策知道上个月执委会利用风灾在琼山拉走大批劳动力就引起了刘翔的不满――在海南岛上不管干什么都得有人才行。尽管最后他还算是努力的完成任务但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已经露出了端倪。

希望山东的人口到了之后矛盾会缓和下来。陈策想只要有了人口以元老们的本事各显神通的发展点地方工业应该还是不难的――当然财政制度也得改革一下。

陈策含笑道:“等山东的难民来了你要养鱼就容易了――当初临高不也是从广东大量的弄了人口进来才繁荣起来的?”

“要等山东的难民起码也得到年底吧?”刘翔不知道他的想法只是兴致勃勃的说道“我现在就有些想法用不了多少投资有人干活就成。”说着他把自己和汤梦龙设想的利用甲子煤矿的煤搞些小工业的事情和他说了。

陈策打着哈哈并不直接答话。又把话题转回到夏税征收上去了。

琼山县征收夏税的布告一贴出就引起了轩然大波。因为今年是澳洲人主事之后第一年征收税赋所以不管是穷人还是大户白丁还是士子个个都对此非常的关注。

就琼山的各处茶馆、树下的野谈的议论大多数人认为澳洲人十有**还是会“率由旧章”继续按着大明的法子征税赋几百年来皇粮国税就是这么征得。再者澳洲人去年在临高征收粮赋也还是按照过去大明的体制征收无非就是改进了征收的办法清丈了田亩比过去征收公平多了。大家觉得既然在琼山也清丈了田亩自然也是按照临高的法子办。对于无权无势的平头小民来说能够照章纳税不会莫名其妙的多出负担来就是上上大吉的好事了。

然而征收夏税的布告一出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光一个摊丁入亩就够惊世骇俗了至于那奇怪的累进制更是引起了轩然大波。

一时之间街头巷尾房前屋后厅堂宅院里到处是窃窃私语的议论。一般的百姓尽管多数人不认字求着人念了布告又听了宣传队的人现场解释一个个脸上都露出了笑容也有人满面不相信的神情。

“这么一来我们不就不用交税了吗?”几个农民摸样的人聚拢在布告前议论着“我家只有六亩地不管是不是那什么‘标准’怎么算也是第一级的。”

“这么说我也算不上。”

“这下可以歇口气了原本遭了风灾刚忙活着补种番薯再要交税手头就紧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