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基因狂徒 > 第287章 西晋

第287章 西晋(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我的女仆机器人 超级硬币系统 回到过去当土豪 卸甲重生 亲亲总裁,先上后爱 少年侦探之谜云 一路向仙 网游之黑暗道士 真龙归来叶无缺 斗罗之最强尺皇

司马氏诸王不满于朝中贾氏专权,纷纷想杀贾氏而独掌大权,于是便发生了晋朝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其中八王全部是晋皇室宗亲,他们分别是:汝南王亮、楚王玮、齐王冏、赵王伦、成都王颖、长沙王乂、河间王顒、东海王越。

公元二九九年,赵王伦杀贾后及其党羽,独揽大权。

其后,又于永宁元年废惠帝自立为帝,是为“八王之乱”之始。

此后,齐王冏、赵王伦、长沙王乂、河间王顒、成都王颖之间为了夺取政权不断发生战事。

直至公元三零六年,东海王越毒死惠帝,拥立武帝司马炎第二十五子怀帝司马炽继位,历时五年的“八王之乱”方为结束。

此次发生在晋朝后期的“八王之乱”使晋朝原本就衰弱的统治进一步恶化,至西晋末年,不仅国内人民纷纷起义反抗暴、政,而且域外的匈奴、鲜卑诸族也对西晋的统治虎视眈眈。

公元三零八年,匈奴大单于刘渊称帝,迁都平阳,开始了灭晋的历程。

登基后,刘渊立即谴其子刘聪与大将王弥进攻西晋都城洛阳。

当时在洛阳掌握大权的东海王越,为了自保,竟带领四万人马和大批朝臣撤出洛阳,东驻于项城,在对抗刘渊的过程中屡战屡败,并于次年忧郁而死。

刘聪趁此机会消灭了东海王所部人马,攻克洛阳,掠走晋怀帝司马炽。

怀帝被俘后,豫州刺史阎鼎与雍州刺史贾疋等人又拥立武帝之孙司马邺为帝,都于长安。

至建安四年长安被围,此时晋已无力御敌;晋愍帝司马邺出降,西晋王朝终结。

晋自武帝建立政权以来,共历三代四帝,前后仅五十一年,值得一提的是,西晋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外族消灭的王朝。

杨平凡把穿越四人组的名单报上去,刘元二话不说就批了,然后专门组建的专家团队开始给他们恶补西晋的历史知识,还有那个时空的各种风土人情,同时一批专业的古汉语专家编写了一套古汉语的发音教程,通过脑联网教育系统灌输到四人脑子里。

到了穿越那天,四人在穿越舱前集合。

历史学家和民俗学家尽可能地从历史中找到关于那个时代的细节描述,具体就表现在四人的着装上。

为了尽可能还原当时的服装,他们研究了孙位《高逸图》、顾恺之《洛神赋图》和《女史箴图》,这其中在甘肃嘉峪关东北的戈壁滩上发现一处古代魏晋时期的墓群帮了大忙。

考古学家在其中发现了六百多幅彩画,砖画的内容几乎都是现实糊口的各种场景,包括采桑、耕田、狩猎、畜牧、屯垦、庖厨、宴饮等等,其中描绘劳动者形象的,也有贵族的,让专家们的复刻成为了现实。

西晋时期,汉代的巾帻依然流行,但与汉代略有不同的是帻后加高,体积逐渐缩小至顶,时称“平上帻”或叫“小冠”,小冠上下兼用,南北通行,如在这种冠帻上加以笼巾,即成“笼冠”。

笼冠是西晋时期的主要冠饰,男女皆用,因以黑漆细纱制成,又称“漆纱笼冠”,杨平凡就戴了这样一顶。

魏晋时期的衣服,承袭秦汉遗制,主要有衫和袍。

衫和袍在样式上有显著的区别,照汉代习俗,凡称为袍的,袖端应当收敛,并装有祛口。

而衫子却不需施祛,袖口宽敞,衫因为不受衣祛等部约束,逐渐成为主流,并日趋宽博,后来成为风俗,并一直影响到南北朝衣饰,上自王公名士,下及黎庶庶民,都以宽衫大袖,褒衣博带为尚,下裳多穿裤裙。

西晋时期的妇女发式,则与汉代有很大不同。

那时流行的“蔽髻”,是一种假髻,晋成公《蔽髻铭》曾作过专门叙述,其髻上镶有金饰,各有严格轨制,非命妇不得使用。

普通妇女除将本身头发挽成各种样式外,也有戴假髻的,不外这种假髻比较随便,髻上的装饰也没有蔽髻那样复杂,时称“缓鬓倾髻”,此外,还要在发髻上再加饰步摇簪、花钿、钗镊子、或插以鲜花等。

李岚和杨平凡扮成当时的贵族名流,所以李岚梳了一个假髻。至于衣服,西晋时期妇女服装承袭秦汉的遗俗,一般上身穿衫、袄、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多为上俭下丰,衣身部门紧身合体,袖口肥大,裙为多折裥裙,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从而达到俊俏洒脱的效果。

因为晋武帝的纵容,加上石崇王恺斗富的影响,还要加上从金六福买的大批金银珠宝首饰,来跟上当时社会的奢华糜丽之风。

传统的深衣制已不被男子采用,但在妇女中间却仍有人穿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