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动力时代 > 第180章 份量实足的华夏代表团

第180章 份量实足的华夏代表团(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乡村神农 跨界巨星 全职狂婿 超级全能控卫 乡野风流小村医 神邸之门 死亡通碟 第一至尊 风浩宛欣 我女友是外星人

笔趣阁 最快更新重生之动力时代 !

天工实验室新成立的发动机研究分部,目前正在按照杨卫平提供的al2发动机全套图纸,进行样机的研制和材料攻关。

为了能对al2加以改进,杨卫平甚至还专门让人买回来两台al2原装机和两台罗罗公司出品的斯贝mk202军用发动机。

发动机结构设计和布局,杨卫平不缺,瑞士的精密加工能力,他也是大为放心。唯一比较难搞的是各类高强钛合金、高温合金、树脂基复合材料、单晶合金,目前还没有让他满意的成果。

合金材料,知道配方,并不等于掌握了制备工艺。

这需要不断的反复实验,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完善。

杨卫平没打算靠他独自一人打天下。他需要一支通过他的引导和指导,拥有完整的从理论到实践都全部过程的技术团队,来构建他心中所想的那个庞大的工业帝国。

他现在只负责为天工实验室的各项研究提供正确的研究方向,至于具体过程,他没打算插手。

现在的天工实验室发动机研究发部,尚处于刚刚起步初段。虽然起点较高,但却缺乏技术底蕴。因为这需要时间来积累和沉淀,不可能一蹴而就。

杨卫平知道,苏联的留里卡设计局,去年才刚刚开始alf发动机的研发,一直要到95年这款双转子加力式涡轮风扇发动机才完成达标。

当初他之所以对卡列妮娅说出苏27,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为了最终将留里卡设计局引出来。

有苏霍伊设计局的引见,他就能在alf的研制过程中取得相对有份量的话语权。

对于alf发动机,这一世,他必须全面掌握并超越!

在卡列妮娅对杨卫平发出邀请后,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也相当热情地请他去苏霍伊设计局作客。

杨卫平当然是满口答应,并充满了向往。那神态,好像他如果这一生要是不能去一趟莫斯科,就会死不瞑目似的。

“杨先生,你刚才烧掉的那份图纸,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所需的两台发动机最大推力要达到55000磅。”西蒙诺夫忽然话题一转,像是在思索什么地望着杨卫产说道:

“但是,我们的留里卡设计局为t0设计的发动机,其功率达不到你的设计要求。你提出要全套al发动机的设计图纸,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你打算在al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是的,西蒙诺夫先生,我正在做这方面的努力。”杨卫平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实不相瞒,天工实验室的发动机研究分部,目前正在对贵国留里卡设计局出口的al2发动机进行全面剖析,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心得。

如果我们之间的合作能达成,我可以配合留里卡设计局,对t0专供发动机进行重新设计和试制。西蒙诺夫先生,伊万诺夫先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两台最大推力达到55000磅的新型发动机,安装在全面应用了y20合金的新t0发动机舱里面,这款重型战斗机的巡航速度和爬升速度,必然全面超越美国的f5,成为一款划时代的最经典重型战斗机!”

“普尼列夫同志,我建议你马上将这一新情况,向苏维埃最高委员会汇报并请示。”伊万诺夫极为严肃、郑重地望着普尼列夫说道:“杨先生设计的那款战斗机,是我们的国家目前最需要的战略型重型战斗机!

他的设计,已经超过了我和西蒙诺夫同志的设计方案。杨先生对我们的国家有深厚无比的个人感情,我希望我们能跟他的天工实验室进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伊万诺夫同志,回使馆后,我马上向国内汇报!”普尼列夫肃然说道。

“我想暂时留下来跟杨先生就战斗机的设计和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西蒙诺夫显然对杨卫平刚才烧掉的那三张图纸还念念不忘,他很认真地对普尼列夫说道:“普尼列夫同志,我想伊万诺夫同志同样非常珍惜这样难得的机会。我建议你可以先回大使馆去汇报,我们在这里等国内的答复。”

普尼列夫双眉深皱着朝卡列妮娅了一眼。

卡列妮娅轻轻点了下头,意思是这里的安全,没有问题。

普尼列夫稍微犹豫了一阵,然后望着杨卫平说道:“杨先生,我希望可以留下我的两名部下,保护伊万诺夫同志和西蒙诺夫同志的人身安全。”

“呵呵,没问题。”杨卫平很大方地点头笑道:“我知道伊万诺夫先生和西蒙诺夫先生,对苏联非常重要。放心吧,他们在我这里,出了任何意外,kgb可以唯我是问。”

“那就麻烦杨先生了。”普尼列夫很客气地向杨卫平微微欠身为礼,然后转身往书房外面大步走去。

对这名kgb远东局的负责人,杨卫平还真不敢过于怠慢,跟出去亲自将普尼列夫送到了庄园大门口。

杨卫平回转书房后,刚进门,就被西蒙诺夫拉着他,就当今世界各国现役和在研的各型战斗机展开了深入的探讨。

随着话题的深入,渐渐谈到了纳米技术对未来战斗机机身和涂层材料的应用。

杨卫平也没藏着掖着,就碳纳米管材料的研究课题,给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好好地上了一课。

“根据我最近的一次实验,我在碳纳米管中,发现了一种多壁碳纳米管。”杨卫平似乎也是有点兴奋地说道:“这种多壁碳纳米管,由于其特殊的微观结构,具备了非常独特的力学、热学和电学性能。

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它表现出极为优异的电磁波吸收性能,能够克服传统吸收剂频带窄、密度大、吸收强度低等不足之处,而且能克服传统吸收环氧树脂具有强度高、抗冲击韧性好、良好绝缘性等综合性能,是一种在工业中广泛应用的聚合物材料。

我个人认为,将多壁碳纳米管加入到环氧树脂中制成复合材料,研究它的吸波性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能将这种多壁碳纳米管材料研究出来,在军用和民用吸波材料方面肯定有着非常广泛的用涂。”

雷达吸波材料,早在二战中期,德国和美国都在研究。目前,苏联、美国在这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伊万诺夫和西蒙诺夫都知道,苏联研制成功的铁氧体系列吸波材料,已经应该用于米格25战机。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除了铁氧体吸波材料,苏联还研究出了金属微粉系列吸收剂,多晶铁纤维系列吸收剂,在军舰舰体,导弹壳体等方面也有应用。

不论是铁氧体系列,还是金属微粉和多晶铁纤维,都是属于微米级研究领域。

杨卫平提出了让人类全面进军纳米世界的口号以来,苏联对纳米技术想到的第一应用,就是吸波材料。只不过,却是一直不得其门而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无限之黑暗武装 墨九 地府客栈 追夫系统 神念无敌 为圣 无敌战仙 论科学修仙的重要性 武侠之楚王 穿书之我有特殊的御剑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