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明镇海王 > 第1566章,内阁职权

第1566章,内阁职权(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战风暴 神级护卫 影帝之路 未来接收器 最强武神 我的绝色总裁未婚妻(又名:神级龙卫) 极品夫妻 天外寄生 金牌小书童 极品小神医

现在对自己又是关心又是赏赐的这让谢迁也是很感动。但天子挽留一二那也是常规操作了谢迁去意已决自然是还会不断的请辞的。

“不允~”

弘治皇帝丢下一句话就直接退朝了。

尚书房内弘治皇帝也是再次挽留谢迁但谢迁依然是去意已决无心继续留下去了。

没办法谢迁好歹也是内阁大臣也是要脸面的你弘治皇帝微服私访三个阁老带了两个就是不带自己这不是让自己难堪嘛。

朝野上下知道了自己还怎么去当这个内阁大臣?

接下来的几天谢迁接连不断的上书请辞弘治皇帝也是挽留再三一连挽留了六次之后见谢迁去意已决也是最终不得不同意谢迁回乡养老。

当然弘治皇帝对谢迁也是极为优待。

首先就是赏赐了大量的金银珠宝、珍珠翡翠、锦缎布匹之类的东西给谢迁这是保证他能够有足够的钱物好好养。

接着对谢迁进行了加封封一个伯爵当然并不是世袭罔替的那种这个伯爵是无法继承的他一死的话就会收回来儿子没办法继承并不是铁饭碗一般都是赏赐给重要文臣大佬的像刘健也是封了一个伯爵。

同时又加封了少傅兼太子太傅这差不多跟后世的官员一样退休养老的时候再提高一个级别。

最后弘治皇帝还提拔了谢迁的儿子谢正以表示自己的隆恩。

当然了这些都是小事了随着弘治皇帝同意谢迁归乡养老朝中大臣们的话题瞬间又回到了该推荐谁入阁的事情上来。

内阁大臣在明初的时候并无多少实权但到了明中期之后内阁大臣就是真正手握大权的重臣了。

内阁大臣的职权大致上有票拟批答之权、草拟诏敕与封驳之权、顾问咨询与劝谏之职、会议决策、会审、经筳进讲之职。

所谓票拟批答即对各衙门、臣僚进献的奏章草拟答复或处理意见以供皇帝参考决策。从票拟职权的初设看来内阁只是秘书机构。

然而随着仁宗、宣宗时内阁票拟制度被明确固定下来票拟成为内阁参与行政决策的重要手段。

由于皇帝决策前必须经过内阁的票拟草拟政策处理意见在皇权和司礼监权利较受限制的时期重要的决策主要由内阁票拟决定。

票拟大约经历了“同宣协恭”、首辅专票、分票三个时期。

早期众阁臣商讨拟票交由皇帝斟酌若意见不合则发还改票多时可至五改形成皇帝与众阁臣之间的政治协商。

简单来说内阁大臣虽然是天子的秘书但拥有的权力很大甚至于可以驳回天子的意见很多事情如果内阁大臣不同意天子都没办法只能够和内阁大臣们商量着来互相妥协一番。

草拟诏敕与封驳诏敕的拟订初由翰林院执行。内阁制度完备后翰林院与内阁分置诏敕的拟订专由内阁。

所谓封驳即如果阁臣认为皇帝的谕旨不妥或者是太监假传圣旨可以封还不受或拒绝草拟由于诏敕需由内阁出这就意味着皇帝的意志无法向下传达也就不可能予以贯彻执行。

顾问咨询、劝谏之职大约分为两种一是召对顾问、咨询;二是密疏进言。

对于密疏进言者有专印加盖即专呈皇帝一般必有答复。由于一般的奏章都需传抄邸报发于诸大臣知道而密疏则可以留中不发。

密疏就给了进言的大臣以极大的发言权使其能够言他人所不能言极大拉近了皇帝与密疏进言者的关系因此密疏进言是一种极大的特权也屡遭人诟病。

会议决策与会审之职内阁权力由内廷转向外廷的一种体现。

内阁会议由内阁、六部、六科、九卿等共同参与定期商讨日常重大事务的决策其建于内阁建立之初。

由于政务“必下内阁而后行”内阁的日常行政权力由此得到巩固简单来说则朝中大大小小的事情内阁不仅仅参与其中而且还是内阁大臣们起决策审议的作用。

经筵即为皇帝讲解治国、施政、立身、正心之道每月三次。另有日讲。

这个职权就不算重要了特别是这经常讲来讲去的时间久了也就没有什么可讲的了不过这等于是时常陪伴天子左右正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给天子讲一讲治国之道那也是获得提拔的大好机会翰林院的人为什么提拔快。

还不是因为他们都是天子的近臣天天在天子面前晃来晃去的表示好一些提拔就跟坐火箭一样。

从内阁大臣所拥有的主动职权来看这内阁大臣的权力是非常大的自然而然这做官都想要成为内阁阁老大权在握位极人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