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 锦衣状元 > 第七百五十六章 成长

第七百五十六章 成长(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末世厨娘很忙 高手纵横 灵魂当铺 末世大恶人 横行霸道 星际之鬼眼萌妻 绝世高手调教大宋 末世妖王 不可说 不朽神王

张太后没好气地道:「这两年朝廷对内府把控很严听御用监和内官监的人说去年朝廷调拨给内府的比从内府支走的银子都多……这皇宫上下也因为西北之事节衣缩食你以为守着这偌大的皇宫就是聚宝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吗?」「啊?竟然是这样?那内府都没银子了银子哪儿去了?不是说户部的人也在哭穷吗?」

张延龄一脸认真问询。

张太后对弟弟简直是刮目相看好奇地问道:「你去了一趟西北连这个都知道了?」

张延龄想了想好像平时跟蒋轮或是张永、唐寅那些人谈事情时他们都这么说自己不过是潜移默化听了一耳朵回来之前也没往心里去。

朝廷缺钱缺粮那是秘密吗?

张太后道:「此等事哀家身在内宫不该问也没法问以后你到了五军都督府好好做事就行。看你平安无事归来姐姐也就放心早点回府吧。」

「好那我以后赚了银子就给姐姐送来……」

张延龄这会儿还真体现出孝顺的样子。

惹得张太后甚是高兴。

即便张太后手头的确不宽裕还是让人拿了方木匣出来里面有一些金银首饰一并交给弟弟。

似乎就是奖励张延龄先前说的那番话。

……

……

皇宫内的开销的确比正德时减少许多。

一来是杨廷和为首的文官对皇宫体系的盘剥让朱四时刻记住节俭这件事……再就是张太后不是朱四的生母就算朱四手里有钱也不会往这个曾经算计过兴王府甚至暗地里要他命的人手里送钱。

朱四理直气壮。

朝廷没给钱朕拿什么给你?

张太后从朱四登基后家底也快散干净了弟弟来盘剥一点内外打赏也需要银子有时添置新衣服都要自掏腰包……也是没办法谁让过继子那边日子也不好过呢?

在张太后的视角皇宫现在过苦日子是因为杨廷和对内府的严格把控。

张太后问过管事太监账上的确没银子皇帝那边小日子过得也不咋地吃穿什么的都是能省则省。

对张太后这样一个只顾着小家生活的女人来说就这还能对你杨廷和言听计从?

先前杨廷和几次想在西北军政及皇帝日常勤勉克己等事上希望张太后出手相助张太后都置之不理便有这方面的原因。

你不让我有好日子过还想让我帮你做事世间哪有这等好事?

反倒是过继子把自己那不争气的二弟给培养「成材」那哀家不支持过继子要听你一个大臣的?

你杨廷和还真把自己当盘菜啊。

唐寅回京当侍郎这件事上杨廷和同样找人告知张太后让张太后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规劝皇帝儿子不要破坏朝廷规矩。

张太后即便收到杨廷和传话也没当回事。

……

……

正月底。

朝议又涉及唐寅回京的问题。

这次是因为西北要在开春后重修关塞需要耗费大批钱财因为唐寅没有监督修造城塞的经验所以三边总督李钺上奏请求朝廷调拨一名有工部管事经验的宣府巡抚去宣大之地把重修加固关塞的差事给办好。

李钺的上奏是说派个宣府巡抚但到了京城这件事要运作起来就要把唐寅撤换直接以新的宣大总督来统筹负责这件事。

「……陛下陈九畴在陕西为政多年榆林卫周边关塞又系其亲自督造而成应以其代唐寅为宣府巡抚。此乃兵部及吏部商议后所做推荐……」

兵部右侍郎李昆代表兵部出面保举陈九畴。

现在唐寅的职位还没被卸下但宣大总督之位已然成为砧板上的肉在朝堂上讨价还价由谁来担当。

朱四突然想到什么问道:「陈卿家在卸任宣大总制后好像一直没回京吧?他现在在哪里?」

李昆道:「仍在大同。」

「他为什么不走呢?」

朱四继续追问。

李昆支支吾吾不知该作何回答。

兵部尚书彭泽出列道:「回陛下陈九畴并非卸职而是留守大同镇待命如今大同地方上并无巡抚大同巡抚府衙之事一直由其以原宣大总制身份协领。」

朱四一听顿时火冒三丈:「那就是说朕没有安排陈九畴当大同巡抚他就自己给自己封了个大同巡抚赖在大同不肯走是吗?」

「呃……这……」

彭泽被皇帝责问不知该如何作答。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末日最终帝国 一品知县 魅帅御都 鬼妻来了 剑道独宰 虫皇主宰 重生成刀 百炼成魔 明末小兵 最逍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