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超级兵工帝国 >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平上空的鹰

第三百七十六章 北平上空的鹰(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影帝再临[重生] 叛军夫夫 重生之噬妻入骨 谁把流年忘却 爱似潮水1总裁出没,勿放纵! 赖上娇妻之老婆快娶我 冷王独爱,废柴蛮妃 赵小满的幸福日常 重生之霸道老公我的爱 完美战神

远距离的岸基大型轰炸机,在开战时可以直飞敌人后方纵深重要基地,利用鱼雷与炸弹攻击对方舰艇。港口,工厂,机场等重要设施,力争在双方主力决战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敌人的实力。使自己的主力舰队可以在决战中,顺利的击败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敌人。

于是在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了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开发任务书,要求该机能够用炸弹与鱼雷轰炸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与海上目标,并且具有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还比较落后。日军的航空武器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公司设计,发动机多数靠进口或仿制,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也没有研制过这样性能的轰炸机,当时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多数都还是些双翼飞机,航程一般不过1000公里,这样高的性能指标对日本的航空制造工业与设计能力水平都是个考验。

不过日本三菱公司居然顺利的完成了该机的设计任务,当时三菱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所以设计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为了提高飞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断的放弃了双翼机设计。使用了单翼设计,并且采用了可收放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则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公司编号G3M。G3M的试飞成功标志着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G3M试飞期间还曾到国外去秀了一把。

当时欧美国家虽然觉得G3N的确水平很高,但又认为G3N肯定不是日本独立设计制造的,一些国家的报纸还发表过报道,认为G3N装的是从欧洲进口的先进发动机。后来干脆推测G3N与更早时期的日本飞机一样,是由日本雇佣的欧洲飞机设计师帮日本人设计的,差点没把日本人气死。

G3N在1936年正式被海军订购,海军称其为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该机的总设计师是本庄季郎,此外还有久保富天,日下部信彦,尾田弘治,福永说二,高桥己治郎等日本著名航空设计人员参与设计。96式中型攻击机的航程非常大,可以说是当时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为了满足发挥这种轰炸机的训练需要,日本海军特地为96式陆上中攻修建了鹿屋与木更津2个航空基地,训练结束后被部署到了台湾和东北地区。

这些日本战机满载着弹药和燃油,组成了多个小编队开始向北平方向疾速飞去。这些小编队之间相隔几千米远,通过无线电进行联系,因为编队越大,就越容易被发现,要达成攻击的突然性就会更困难。并且大编队的机动性也会比较差,转弯可能会导致战机空中相撞,无线电的使用极大提高了战机编队的通信和控制能力。不过日军飞机的无线电性能不佳,经常出故障。

这些战机不是组成四机编队就是三机编队,四机编队实际上是两个双机编队的复合。两个双机编队组成的四机通常编为四指尖编队,这是德国人发明的,并且一直是后来的主要编队形式。这样的编队形式很像手指的四个指尖,在这种队形中飞机的间距是200米左右,和飞机的转弯半径基本上相当,这就提供了充足的机动空间和良好的交叉视野。这种指尖队形还可以迅速地分为两个编队进行协同攻击和作战。特别是二战后喷气式战斗机的大量使用,飞机的速度和机动性迅速提高,战机编队中各机的机动空间和范围要求进一步增大,使得四指尖编队成为了主要的队形。三机编队则是V形队,这种队形的好处是有利于长机更好的机动性,而且不容易把长机和僚机分开,便于集中编队的火力。

这些飞行员的飞行训练时间,大都是超过200个小时的,不过200多个飞行小时只能算是新手。这次轰炸也兼有训练飞行员的作用,轰炸北平这样的城市很容易,也不需要有多高的投弹精度,只需要把一枚枚炸弹扔到城里就够了。所以日军战机的飞行高度都在6000米左右,这样实施水平轰炸的话,不容易遭到地面防空炮火的攻击。

很快,近四百架日军作战飞机就快要抵达北平了,不过当他们飞到北平城北郊五十公里处,便遭遇到数量不少的中国空军战斗机拦截。这是因为中国方面设在地面的观察哨提前发现了日本轰炸机群!(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