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回到三国的无敌特种兵 > 第七四九章 又是岁末年将至

第七四九章 又是岁末年将至(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乱世农场 鬼医凤华 风流知青人生 [HP]锁链 不败修罗 这只僵尸不太冷 无尽帝途 盛世婚爱:前妻出没请注意 少年王成长日志 帝君,你自重

搞这么复杂的程序,并非是赵兴担心自己会在府中遇刺,而是要尽量选取具有突出代表性的百姓来与自己见面,尽量做到只见其中一人,便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所在行业和阶层的生存现状,以便于他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为下一步的修改完善内政策略提供真实的参考。

能够在卧虎城主府中亲自见到平西王赵兴,这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自然是莫大的荣耀,足可以让人回忆一辈子。但他们在抵达卧虎城之前,都接到了类似于后世问卷调查一般的厚厚一摞纸张,被要求在动身前往卧虎城之前分发给与自己类似的百姓手中,进行认真的填写。这些活动都是在专人保护之下开展的,不受地方官府的任何监督和干扰。

随着自己掌控的地盘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赵兴现在已经意识到需要建立一个类似于政务院的机构,对各州的内政治理进行协调和指导,避免各种恶性竞争、重复建设、盲目投资、土法治理等问题的发生。

就赵兴本人而言,他对于大唐帝国早期推行的内阁辅政制度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想让大汉帝国一步跨入君主立宪制、甚至是共和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执行起来无异于空中楼阁,或者说自毁长城。

在经过西汉董仲舒的一番折腾之后,现在的汉人骨子里都认可了“天下一统,君权神授”的观点,如果突然间来个“三权分立”之类惊世骇俗的言论,不仅会对社会造成巨大的冲击,而且会毁掉来自不易的统一稳定局面。

赵兴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建立起一套可以长久运行并且能够自我修复的体制,就算后来遇到了重大的社会问题或者制度缺陷,也能够通过较为温和渐进的方式进行改革,而不是动不动就进行一场血腥的屠杀与反抗,在彻底毁灭之后再重新摸索和建设。

赵兴目前已经对一些可能影响长治久安的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他自己归纳总结出来了几条可能导致国家分崩、皇朝覆灭的因素,排列在第一位的是土地问题,第二位的是民族和宗教问题,第三位的是皇权不受限制和监督的问题,第四位的是先进思想和科学文化被限制甚至是扼杀的问题,第五位的是人口和生产力发展的问题。

或许赵兴的思考还不够深入细致,还没有挖掘到导致国家败亡、政权更迭的关键方面,但他现在能够认真思考这些问题,并且愿意为了一些改变而付诸行动,这就足够了。

试想一下吧,如果赵兴为后世制定出一套完善的制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皇室、官僚和有钱人对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进行不择手段地吞并,那么许多农**动就可以被避免,这就让帝国的根基轻易不会动摇。

如果赵兴能够坚决彻底地解决北方游牧民族的问题,促进多民族大融合的实现,那么帝国就可以不再为各类异民族的入侵而焦头烂额,耗费财力和物力。

如果赵兴能够留下一套可以限制和监督皇权的机制,避免皇室子弟成天只是醉心于抢班夺权、倾轧内讧,避免因为一个混账皇帝的上台,而导致一个皇朝的覆灭,那么帝国的长治久安也是可以预期的。

如果赵兴能够让天下百姓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不支持你说的道理,但我支持你有说话的权力!”,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学术盛况重新盛世,为大家提供一个可以争论的平台,杜绝类似于董仲舒之流搞什么“废黜百家、独尊儒术”这种学术霸权主义,那么百姓们就会在“道理越辩越明”的盛世之中变得聪明起来,不再轻易被人愚弄和欺骗。

还有太多太多的如果,那怕只能够实现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一个方面之中的一小步,这对于未来的帝国而言,那都是质的飞跃,巨大的进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