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金鳞开 >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

一四七 城外萧萧北风起(五)(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明末疯狂 一品富贵 万古第一婿 无限直播:大佬她超强却过分沙雕 都市的巫觋在综网 叶青云天瑶郡主 无敌拆迁工 二道贩子的奋斗 争霸天下 位面商人之强国梦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人出身不高,只是一顿好些的饭菜便鼓起了干劲。虽然都喝了酒,但是第二天天还没亮。他们便已经聚在公事房里,第一时间接过洛阳府书吏们整理出来的鱼鳞黄册,连寒暄都顾不上便开始干活了。

鱼鳞黄册最早出现在宋代两浙、福建等地。国朝太祖高皇帝在洪武十四年开始编造完整详细、适合国家管理土地和人口的鱼鳞黄册,将这一约定俗成的管理方式升格成了国家法制。

其中黄册是记录各家丁口的簿籍,类似后世的户口本。是征发赋役的主要依据。因为封面用黄色纸,故而称为黄册。

鱼鳞册是描绘了各县土地所有权状态的册子。图册中详细登记了每块土地的编号、土地拥有者的姓名、土地亩数、四边界限,以及土地性质、等级。每块土地的形状也都被绘制成图,每册前面又有土地的综图,看上去就仿佛鱼鳞一般,因此称“鱼鳞册”。评定各家粮税的依据也就在这鱼鳞册里。

有管理自然就有反管理。为了避免承担过重的赋役,有百姓隐匿人口,不录入黄册之中。反正此时就算不上户口,对孩子也没什么影响,由此造成了黄册随着年数发展而“失真”。

鱼鳞册的失真情况就更严重了。虽然国家对田地的定义只是“田地”,但民间却发展出了“田皮”“田骨”。田皮类似后世的土地使用、收益权,田骨才是真正的土地所有权。因为田产变更要去官府登记、纳税,所以民间为了省去麻烦和税费,只进行田皮交易,私下签订“白契”——与盖有官府的朱红印章的“红契”相对。

底下乡镇如此做了,到了县里也只能默认。县里默认了,到了府道就算想查也没法查。一旦有官员敢查,势必要惹恼当地势家。因为这些势家就是土地兼并的最终受益人,家里暗格中不知藏了多少非法的白契,也不知道逃了多少粮税。

之所以能称为势家,势必是有人在朝中当官,否则只能算是个大户,说不定过年就被宰。在大明这个官僚体系严密的社会里,任何一个职位的官员都能对其他官员产生影响,故而官官相护是常态,海瑞那样的属于变态,所以势家的影响力之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了。

在如此严密的社会生态圈中,每个环节都是一道针对变革者的防御阵线。张诗奇拿到的这些档案资料,无不与当地现实相差极大。也是太祖高皇帝定下的规矩:皇权不下乡,以免贪官污吏扰民。所以这些人并不害怕新知府派人去查,就算去了也是白去,恐怕连村子的大门都进不去。

侯方域给户部尚书做过“秘书”,对田亩有全观见识,一拿到那些书吏送来的鱼鳞册就知道其中作伪甚重。他心中狂喜,好不容易方才按捺下来,去找张诗奇,将自己发现的疑点一一陈列,做出义愤状,道:“老爷,这些人是存心耍奸谋!”

张诗奇接过侯方域的文稿,扫了一眼便扔在桌案上,笑眯眯道:“是否有奸谋,仅凭一面之词如何能定下来?这样,你拿我的名帖去见洛阳府上那些大户人家,让他们对这鱼鳞图册的真伪做个备注。若是有不符合的地方,让他们自己呈上证据来,以示本府公正严明。”

侯方域一愣,心中暗道:府尊老爷莫非老糊涂了?这些疑点都是大户人家为了少缴粮税,故意隐瞒田产。谁肯多认?还让他们备注?他们岂会自己承认?

“唔,还是写成公文告示,发往各县,凡有异议,五日内必须送到府衙,以府衙签收日期为准。过了五日,府衙一概不认。”张诗奇仍旧笑眯眯看着侯方域:“这事就交给你去办,也考考你的文笔。”

侯方域的文笔一向犀利简洁,最适合写公文,当下也不做作,只一盏茶的功夫便写出了洋洋数百字,将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说得一清二楚,送到了张诗奇面前。

张诗奇不善时文,于公文写作却是行家里手,一看侯方域写得甚得自己心思,只改了两三个字便允许发布出去。

各房书吏很快就知道了新任府尊闹出的幺蛾子,明面上四处奔走,收罗豪门势家的确认信,万分配合,背地里却已经笑疼了肚肠,各个以为张诗奇这老冬烘可欺。RS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一念成婚,归田将军腹黑妻 医娘傲娇,无良病王斩桃花 绝世俏仵作 庄亲王福晋 将心独宠,下堂妻的春天 虎将去抗日 凡人歌 超级兵工帝国 晚明之我主沉浮 父皇的嚣张厨娘